“实事求是”一词出自哪部典籍?
“实事求是”一词出自《汉书·河间献王刘德传》。书中称赞河间献王刘德“修学好古、实事求是”。意思是说,研究学问要掌握充分的事实根据,然后再从事实中找出真实的结论。
实事求是:shí shì qiú shì
1、释义:指按照事物的方法实际情况说话、办事等。
2、示例:总结经验要实事求是,不可弄虚做假。
3、近义词:脚踏实地、墨守成规
4、反义词:弄虚作假、故弄玄虚、好高骛远
5、例句:她实事求是,超形脱俗,知道自己的目标,更知道自己的价值。——《跨越百年的美丽》
:实事求是一词,最初出现于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《汉书·河间献王传》,讲的是西汉景帝第三子河间献王刘德“修学好古,实事求是”。明朝王阳明在宋代朱熹“格物便是致知”、“理在事中”的基础上,提出了“知行合一”的观点,倡导“实事求是”的学风。
这原本指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方法,是一个经学和考据学的命题,也是中国古代学者治学治史的座右铭。
红颜薄命
hóng yán bó mìng
成语典故: 红颜:美女的容颜;薄命:命运不好旧时指女子容貌美丽但遭遇不好(多指早死、寡居或丈夫不好)
成语出处: 《汉书·孝成许皇后传》:“其余诚太迫急,奈何妾薄命,端遇竟宁前”元·无名氏《鸳鸯被》第三折:“总则我红颜薄命”
例句: 这都是刘四妈这个花嘴,哄我落坑堕堑,致有今日,自古红颜薄命,亦未必如我之甚(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三)
用 法 主谓式;作宾语;指女子容貌美丽但遭遇不好
灯 谜 关云长英年早逝
“实事求是”一词出自哪部典籍?
“实事求是”一词出自《汉书·河间献王刘德传》。书中称赞河间献王刘德“修学好古、实事求是”。意思是说,研究学问要掌握充分的事实根据,...
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
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
上一篇